首  页
新闻中心
走进中宁
权威发布
领导之窗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共筑中国梦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红色热土 金色“收成”
2025-07-14    

  晋绥抗日根据地,横亘晋西北、晋西南和绥远大青山三大区域的一片红色热土,曾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如今这里已旧貌换新颜,散发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从位于山西兴县蔡家崖村的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到内蒙古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馆,记者一路探寻当年晋绥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抗战足迹,一张张老照片已经泛黄,但透过玻璃仍能感受到当年战斗的激烈。老照片中的一排排低矮窑洞引起记者的注意。

  昔日的晋绥边区,窑洞是当地人的主要居所。如今,曾经居住在山沟沟窑洞里的不少老百姓住进了楼房。

  50岁的牛俊清来自山西省静乐县三家庄村,他回忆道,之前家里四五个人一起住在两间窑洞里面,孩子们上学都要翻山越岭。

  牛俊清所在的小康苑小区是2019年整村移民搬迁而来。社区主任张文光介绍,近年来,小区里不断进行改造,不仅水、电、暖、气齐全,还配套了幼儿园、小学和帮扶车间,各种健身器材也很齐全,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

  居住条件变好了,曾经的荒山秃岭也在渐渐变绿,公园成为革命老区一道新风景线。静乐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负责人王旭珍说,现在有300多种鸟类在这里栖息,鸟语花香,人们更有幸福感。

  从昔日低矮的土窑洞到排排高楼平地起,从沟壑纵横的荒山到万木并秀的绿洲,晋绥革命老区大不同。

  地处黄土高原,晋绥抗日根据地很多地方虽沟壑纵横,但随着交通越来越方便,如今已成为产业发展的热土。

  从兴县蔡家崖一路向西北,沟壑纵横的山间,元泰高导材料(山西)有限公司车间里两条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铝液经过熔炼、铸造、热处理、锯切等工艺,成为高强度铝合金铸棒、板锭,最终将变身品牌汽车的车身、轮毂,亦或是折叠屏手机的铰链。

  兴县高家村,是作家马烽和西戎写下《吕梁英雄传》的地方。如今,这里正书写新的吕梁故事。祖辈以种谷子为生的村民们种上了由中国农科院研发的“中谷19号”等新品种,穗更粗壮,出谷率更高,主要供应给种植大户王旭邦创办的杂粮加工厂。

  “我们已经开发了用开水冲泡的杂粮粥、杂粮方便面等,更适合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杂粮面条还进入不少高端火锅店,去年公司销售收入达2000万元。”王旭邦说。

  在山西静乐县藜麦产业园,各种藜麦产品令人眼花缭乱,一排排大棚整齐排列。稼祺藜麦副总经理岳掌印说:“这些大棚是用来育种的,一些品种在这里加速迭代,一旦实现突破,将大大提高我们藜麦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兴县,蔡家崖去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在静乐,乡村采摘游、农业观光游、红色革命游等多元旅游业态融合发展……

  李全林是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得胜沟乡李齐沟村村民,他的家乡位于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重点区域内。随着暑假来临,李全林家的农家乐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香喷喷的莜面、炸糕、土豆炖羊肉摆满桌,欢声笑语在小院内回荡。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留下了很多动人的故事。年近60岁的李全林,至今还记得父母讲过的抗战故事。“我父亲和其他村民一同为八路军送粮食、传递情报,还将伤员接到家中养伤。”

  依托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馆等红色资源,武川县打造出红色旅游线路,并对沿途的农家乐、采摘园等进行提档升级,丰富旅游体验。2024年武川县接待游客80.6万人次,旅游收入1.3亿元,预计2025年游客量将突破百万人次。

  回望来路,红色血液始终在晋绥这片土地上沸腾燃烧。立足当下,不断传承的红色基因正孕育出更加鲜艳的红色花朵。(来源:解放军报)


运营单位:中宁县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955-503538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55-87371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210007

邮箱:znrmtzx@163.com

备案号:宁ICP备18000997号